闻香赏梅 新兴有味
发布日期:2024-04-22 12:44    点击次数:196

  又到一年赏梅时,暗香盈袖觅芳踪。

  近日,“梅开迎五福·助力百千万”2023新兴梅花旅游季暨新兴农文旅产业发展大会开幕式,在主会场广东天露山旅游度假区举行。太平镇、大江镇、天堂镇、河头镇同步举办分会场活动。

  随着2023新兴梅花旅游季启动,丰富多彩的农文旅活动吸引本地市民和大批游客慕名而来。“我们听说大江举办梅花季活动,于是过来凑凑热闹。没想到这里景色这么好,配套项目的体验感也非常好。”和家人一同游玩的梁女士意犹未尽地说道。

  作为全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创先类典型县,新兴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依托独特的农业、生态和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农文旅产业,聚焦做深做精“土特产”这篇大文章,努力把梅花旅游季活动办出品牌,办出影响,办出效益,为全市高质量推动“百千万工程”贡献更多“新兴经验”。

  ●梁颖梁晓珺李子华何宁佳

  以“梅花香”带动“产业旺”

  2023新兴梅花旅游季暨新兴农文旅产业发展大会是新兴县委、县政府紧扣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依托新兴独特的资源和旅游优势,加快农文旅融合发展和落实“百千万工程”的有力举措。

  据了解,本次大会以梅花为媒介,融合了展览、诗词、书画、摄影、美食等多种元素,致力于把“梅花”办成品牌、办成产业,切实以“阵阵梅花香”带动“一城产业旺”。

  大会现场发布了5条新兴县梅花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和10个新兴县梅花观赏和最佳摄影点,并向10家旅行社授予“新兴梅花之旅”的旗帜。同时,主办方为新兴县青梅种植示范户、新兴县青梅种植示范村、新兴县青梅加工示范企业和新兴县梅花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颁发了牌匾;广东荔园食品有限公司等5个企业与太平镇水浪村等5条村举行了青梅产业发展联盟签约仪式。

  随后,与会领导与嘉宾一同参观了新兴县青梅(凉果)商品暨乡村旅游产品展销会、县“百千万工程”宣传展和梅溪小镇,并到天露山旅游度假区梅林观梅赏梅。

  分会场活动同样亮点纷呈。其中,一场集丰富自然资源和深厚历史文化于一体,以梅花香带动农文旅融合的盛宴,在天堂镇黄京田小学举行。2023年天堂镇分会场梅花旅游季暨农文旅产业发展大会以梅花为媒介,融合了文艺汇演、农产品展览、“粤菜师傅”等丰富元素,客流量达到1000人次。大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擦亮了“十里梅香”天堂农文旅品牌,扩大了绿美天堂的知名度,展示了天堂的独特自然风光和文化魅力。

  “天堂黄京田村的梅花旅游季开启了,今年天气比较冷,梅花开得特别美丽,欢迎大家来赏梅。此外,还有各类农产品、美食,欢迎过来品尝。”现场一名游客一边欣赏梅花美景一边说道。

  在另一分会场——大江镇平岗社区石上岗村,精彩绝伦的舞蹈表演、华美精致的传统服饰展示,既让人感受到传统文化之美,也为“梅景”增添生动艳丽的色彩。面对漫山花开,游客纷纷拍照打卡,更有名家泼墨挥毫、共绘“梅景”。现场还有特色农产品展销摊位,让美食与“梅景”相映成趣,更好地打响了豆豉、腐竹、蜂蜜、腊味等“大江优品”名声。

  农文旅融合做强镇域经济

  “梅开迎五福·助力百千万”。新兴在此次活动中设立太平镇、大江镇、天堂镇、河头镇4个分会场,目的就在于推动特色产业集聚发展,带动梅花种植从“小产品”做成“大产业”,进一步做强文旅融合品牌,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在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上不断取得新突破。

  大江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梁少聪表示,通过举办梅花旅游季系列活动,充分发掘本土自然资源禀赋和红色文化、特色农副产品,大力培育和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把生态优势充分转化为发展优势,打造乡村旅游文化品牌,推进镇域产业融合,探索出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绿色发展新路,把“绿水青山”转化为助力大江高质量发展的“金山银山”。

  据介绍,大江镇以“梅”为媒,通过开展“梅梅共享·大江优味”、“土特产”展销会、“曲水寻梅·梅不胜收”采风活动、“名家画梅·美作美景”绘画活动、“缘聚梅林·花开情结”联谊活动等一系列活动,打造集探花赏景、旅游休闲、文化交流、农品展卖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特色活动,乘势而上优化整合旅游资源,加快发展民宿、农家乐等乡村旅游产业,全力打好“红+绿”两张牌,走出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好路子,让“百千万工程”在大江镇绚丽绽放。

  天堂镇在接下来则将持续深入推进绿美天堂生态建设,不断擦亮绿色生态底色,助力打造“云山青水翠满城”的绿美云浮;推动以文促旅、以旅彰文,不断做强文旅融合,做强镇域经济,高标准高质量推进“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同时,以此次梅花旅游季暨农文旅产业发展大会为契机,不断推动农文旅产业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推动培育“梅花”新经济,深入挖掘特色民俗文化、自然生态景观等区位资源优势,将“网红”变“长红”,全面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助力“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